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客委會築夢計劃成果-生命是一場倔強的遊戲

前言

一個拿著筆、紙本和相機的怪人行走在印度及斯里蘭卡著名建築裡,面對數十雙黑面孔突顯的白亮眼睛打量著,才自覺自己真的是一個外來人是那麼不協調。在三個月的中期行程裡,漫走北印度的文化遺產,闖入西印度的重建部落,生活南印度的都市與聚落,直到抵達斯里蘭卡協助重建,經歷超出預期的互動,也面對失控爭執的情景。加上爆炸案紛擾不斷的印度及斯里蘭卡,看著電視天天上演爆炸案、宗教衝突及街頭抗爭的負面畫面,親友們輪番撥越洋電話來勸退我放棄計畫先行回國,這些說不影響執行計畫的心情是騙人的,但終究心中仍抱持著「生命是一場倔強的遊戲」意念,咬牙地將它完成。雖不鼓勵這樣的作法,但是我仍舊欣慰有當初的堅持,因為這個念頭的堅持,讓我更懂得珍惜這個夢!

相簿連結
http://www.flickr.com/photos/27220303@N03/sets/

2008年9月12日 星期五

7/29,7/30-Geoffery Bawa Works

斯里蘭卡著名建築師Geoffery Bawa於二零零三年逝世,他強調建築與自然結合,在他的作品可清楚見到他如何運用植栽等元素營造景觀與建築的關係。Geoffery Bawa的作品影響當地建築的朝向,也提生人民的建築觀念,因此街上的建築都似乎出自建築師設計。

7/27,7/28-斯里蘭卡的產業發展

斯里蘭卡的重要產業為茶業,它帶給山區居民大量的工作機會,從村落集結十人左右為基本團隊單位,每天在不同茶區輪番出隊採茶,再將各茶區所成紀錄於各人冊子建立自我意識,而後運送至茶廠販售。

7/18~7/26-協助重建

數日後,Rasika受到影片的激勵後,我們積極討論以其他方式協助完成造房的目標而展開行動,分為行政及建築支援兩個方向同時進行。
行政協助方面,為了未來生活必須先解決生活、教育及造房的資金來源,嘗試企圖讓Rasika以受災戶身份申請低利貸款造房,但斯里蘭卡政府方面的重建政策似乎未有長程的考量,在受災重建時期提供土地優惠及補助金方案,而重建後續的生活問題是無支援的,因此若以受災戶低利貸款是無效用的。而後,我們退一步試圖考慮一般貸款方式,由於政府銀行只提供公務人員為對象的年利率7%左右低利貸款,若是一般民眾就僅能向私人銀行貸款,而年利率卻高達20%。尋求資金行動在多重困難下,Rasika提出他需要更換其他工作來賺取家用的可能。
建築協助方面,我們重整屋頂所需的材料,一同到Matara當地多家工廠詢問當地的物價,而我有先前在Galle觀摩工廠建立的斯里蘭卡物價概念下,再行統整建檔製作出估價單。逐項整理後,Rasika表示無足夠的費用來蓋屋頂,我將此詳細情形轉達給先前參訪的Kandy Timber Dealers木工廠友人,而他願意提供屋頂架構所需桁條的木材。為了解決屋頂面板材料,我提出臨時屋頂的概念,以椰子葉編織屋頂棚面再附上帆布以防漏水,待日後賺取足夠費用再重新翻新。卻再經過數日多次的相互討論後,基於太多複雜問題及理念衝突下,此項屋頂工程仍無法完成。縱使失敗,我仍將現有房屋尺寸做測量並繪製圖檔,加上房屋完成的未來可能樣貌,輸出圖檔給他們,希望他們仍保持著對完成家的熱忱。Rasika曾說:「不是只等著作一件事,因為生命是一場頑強的遊戲。」但這次,Rasika說:「我不想要一直等待又等待,因為等待並不會完成我的家,所以我要想辦法。」


7/16~7/17-Kataragama Festival

對海嘯災後的受災戶來說,宗教是重建時期相當重要的寄託。而Kataragama是斯里蘭卡三大宗教的重要集合處所,吸引眾多信徒前來膜拜祈禱,在這裡看到信徒打坐在廟宇旁誠心誦唸,求心靜,求順利,最重要的是求平安,更是到每年慶典的時候,這裡會聚集上萬人前往朝聖。計畫裡提及學弟拍攝的「Dream Garden」影片中Fire Walk(中譯火路)正是佛教慶典的重要儀式,女兒Sajini提到如果心中有佛祖走過去是不會受傷,但是今年斯里蘭卡的情景太過惡劣,讓她沒有辦法像當年影片中充滿勇氣去走過去,也意指他沒有勇氣度過現下的難關。

7/9,7/10,7/12,7/14-海嘯受災戶初步田野調查

探訪學弟阿碩拍攝「Dream Garden」影片中的主角Rasika,也順勢看看前年開始動工的家,一樓建築已完成也開始使用居住,二樓僅有牆體卻無屋頂,今日所見這兩年來的施工進度,令人有些訝異。
自一九八三年以來,斯里蘭卡內因有叛軍而戰爭不斷,政府提早稅收以供戰爭所需,最終最苦的仍是平民。Rasika提及這兩年來物價材料上漲的速度將近兩倍之多,原本準備蓋房子的錢都不夠,現在只能先用到家裡的生活支出及孩子教育費用上,所以沒辦法蓋房子。女兒Sajini也因學習費用的上漲而困擾不已,更以一句「Government is crazy!」來表達一個十七歲將升大學的學生心情。Rasika重建中的處所是在Matara著名衝浪觀光區Medawatt,而他延續海嘯前的工作,在住處旁建造一個自然原野的餐廳,靠著餐飲收入來維生。但是這兩年來因為內戰頻繁,明顯地影響到所有經營觀光產業的人,讓Rasika的生活更為困苦。
女兒Sajini帶我重返海嘯前的家園,指著一個小空地告訴我海嘯之前全家人是怎麼聚在這個小餐廳,怎麼在旁邊的石塊上烤肉,這塊空地至今仍讓他們構築美麗的過去。在初步了解後,我回播當年拍攝的紀錄短片給他們看,期待未來有不同的火花。

7/6~7/15-Galle Fort

在珊瑚礁岩的城牆裡,Galle Fort區多數民宅具有百年歷史,其建築型態深受歐洲及南亞建築風格的影響。牆體是由當地紅土拌稻桿等而成,其厚度達一呎半到兩呎之間,而屋瓦則使用手工造的傳統西班牙瓦。藉由參觀當地國家博物館的歷史文物展示讓我更深入了Galle地方的歷史背景,它先後經過葡萄牙、荷蘭及英國的佔據,這點與台灣十六世紀殖民時期情形相似。海嘯毀損Galle Fort多處聯合國認定的世界遺產,由於政府對於文化資產修復把關甚嚴,因此目前當地仍可見許多古蹟建築待修復或修復中,所以街道兩旁常是堆放著傳統西班牙瓦的景象。


7/6~7/15-Galle City

二零零四年年底海嘯重創斯里蘭卡南部海岸,同時也癱瘓南部海岸城市的運作,為了達成計畫的順利,經友人介紹到斯里蘭卡南方海岸大城Galle(也為第三大城)先行了解斯里蘭卡南部建築產業的概況。
參訪斯里蘭卡當地友人的木材行Kandy Timber Dealers等,由管理人Zulfi帶領我認識材料行情價及木工廠的運作,在分辨斯里蘭卡國產及進口2by2、2by4、3by4及2by6常用尺寸木材的材質及價錢時,Zulfi說到目前建材行業情形因全球油料上漲連帶造成物料紛紛跟進上漲,再加上斯里蘭卡政府提高稅收,因此物價太高人民無法消費,而目前木材及其他建材行業都面臨材料囤積的問題。而後,Zulfi也帶我認識斯里蘭卡瓦材等建材的市場情形,特別提到現在百分之九十斯里蘭卡居民仍使用已被列為禁用的石棉瓦材料來建蓋屋頂,原因於機器製造的平版瓦材料價錢比石棉瓦貴上將近一倍,而南斯里蘭卡建材商主要客戶對象大部分都是受災戶,他們在無力負擔又需要屋頂完成家園情形下,僅能選擇石棉瓦建材。

7/1~7/4-Anganvadi Day Nursery

同為Laurie Baker建築師作品Anganvadi Day Nursery屬功能性的社區建築,三向開口及屋頂雙向樓梯設計有達公共建築的開放性,屋頂仍是採用特有的厚瓦板作法。

7/1~7/4-Centr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Centr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屬高樓層磚造建築群案,Laurie Baker運用磚的尺寸及結構性疊砌各式不同的磚牆,形成不同樣式的圖騰及牆型,另外,建築配置及庭院植物綠地的相互關係是達到平衡的規劃。

7/1~7/4-Costford

印度著名磚造建築大師Laurie Baker於去年四月逝世,而我前往他晚年故居the Hamlet的Costford組織參訪及追念。Costford機構是以提供農業發展的技術支援為要旨來組成,組成人員有Laurie Baker與經濟家、教育家及政治家等,隸屬自願性的多元機構,因此有來自政府科技科學、農業發展、地區發展及居住與都市等部門的支援。這次參訪由Costford的建築師帶領我重新認識Laurie Baker的理念及故居設計,
印度有六千萬人沒有屋頂生活,而Laurie Baker認為居住舒適的房子並非是專利,他親身接觸窮人設計不同需求的屋型,並忠於材料的觀念下發展低價造房,將理念也落實在兩萬戶建築裡,也驗證他曾說過的話。
「惜用鋼料及水泥建房,我們要反潮流地使用貝殼,正如此我們運用更多人力製造石灰來取代水泥,則可減少能源、石油及運輸的浪費。」
the Hamlet故居設計除了有特殊圖騰砌磚牆及平版瓦屋頂的建築系統外,Costford建築師特別講述此房舍雨水回收系統部分,從順勢石丘建蓋的五樓屋頂集水,沿著磚砌排水道向下匯集至庭院中的月彎形水池,再流向下作植物澆置水等,驚嘆Laurie Baker的細部設計如此精巧。

6/22~6/30-Training course-Building with arches, vaults and domes

<<照片來源:Auroville Earth Institute。>>
在 Auroville Earth Institute建築磚造實作訓練課程裡, Satprem法國建築師教導我們拱形、拱頂及圓頂的力學概念後,開始一比一的模型實作。實作課程分為兩部分,首先是拱形的練習,製作的要點就是在內圈僅有觸點無灰泥,分別用兩種尺寸14x29x8.5及14x21x8.5的泥磚交互使用完成底座,接著用較小尺寸的泥磚兩向交錯疊砌來完成長達三米六寬的拱形。而後是圓頂的實作練習,還是抓住內圈僅觸點的要訣施作,使用7x14x5泥磚完成底層後,疊砌7x14x3.5泥磚至頂,這直徑一米五高度一米的圓頂花了數天才完成。特別提及,實作使用的灰泥跟泥磚是取自當地的紅土加上砂及極少量水泥攪拌而成,因就地取材而減少水泥的用量,經濟又環保。此工作營參加對象多半為當地印度人外,另外有自美國、法國、西班牙、紐西蘭等國家的學生及建築師,在這一週的共同生活體驗,讓我成長也拓展國際視野。

6/22~6/30-Auroville Earth Institute

Auroville Earth Institute主持人Satprem法國建築師同樣有深入Kutchch協助重建的經驗,他將材料模矩化來因應重建時間性的問題。他自行嘗試研發多樣材料,如:不同結構性的柱磚、蹲式馬桶與地板合一的水泥板及拱頂與圓頂的預鑄水泥屋頂等,材料尺寸雖已先行制定,運用於建築設計上仍產生很不同變化。
一九九二年,聯合國地球峰會定義「可持續發展」為「在經濟和社會方面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但是要與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基礎這一長期使命相協調。」,Satprem建築師在Auroville地方除了運用這些材料協助建造公共建設,也成功推動居民自願參與社區造房等活動,同時也訓練他們擁有一技之長,這些無非都實踐著可持續性建築的理念,達成良好經濟、合諧社會及健全環境三面向。實例就在眼前,所以我們要更加努力。


6/19~6/21-Kuthambakkam Village

西元一九九二年印度憲法明文同意數邦推行地區性民主制度「Panchayat Raj」的理念,Kuthambakkam Village為推行成功的案例之一,村莊涵蓋面積三十七平方公里,七個村落含一千一百七十五個社區,人口數量達五千三百人。其村莊的主要產業僅有農業種植,因生活供給不足造成許多自棄及家暴等家庭問題,而自一九九六年在主席Elango帶領下推動自治村落理念,不但增進村莊經濟發展也促進社區意識。
有政府的資助及支援下,主席Elango先從硬體方面著手,拓展村莊範圍及公共建築,建設公共道路及公共空間,設置給排水、污水及回收水系統,供應公私廁所並建立公共衛生系統,研發生態環保建材造房等;而軟體方面,提升社區教育及社會文化,增進衛生環境意識,激進年輕人發展。具有建築背景的主席Elango為解決村莊居住生活問題研發多項生態建材,如:泥磚、水泥板、簡易廁所及路燈等,再將各建材分配七村落的社區各自製作,如此一來提供相當多的工作機會,同時也降低建設成本以增加村莊經濟。正巧遇到主席Elango為從事吊床產業的村落婦女上課,她們因為有工作而掩不住喜悅,在課堂上鬧哄哄地發表意見,十分有趣。

6/16~6/18-Madgaon City

Goa南方大城Madgaon現今雖為工商大城,但整個市區都是保存完善的葡萄牙式建築,總計三十座公共建築及六十棟民居因保存完善而具有文化價值,而局部保存完善的建築也有百戶以上,這裡不僅是當地教育機構Ashish教授的研究之一,北印度相關機構每年都有學生來Madgaon城市做文化資產研究。葡萄牙建築依據殖民時期作兩個分類:一是從西元一五一零年至一七七七年的葡萄牙殖民早期,葡萄牙擁有Goa的主權後,一方面擴大其他殖民版圖,另一方面也開始建立Madgaon城市的雛型,建設歐式公共建築間接影響印度當地的社會文化,但葡式民居的設計卻仍受到當地印度文化很大的影響;另一則是一七七八年至一九六一年的葡萄牙殖民晚期, Madgaon的都市發展及葡萄牙與當地人的融合均達成熟階段,在民居的庭院及細部上都有明顯的葡式設計。
在印度研究裡將Madgaon葡式民居以座向型態、結構特徵、立面性質等來作簡易分類。像是座向型態除了分為東西或南北向外,也分長向街屋及矩形庭院民居;結構特徵則分為獨立及非獨立結構,也作屋頂形式及樓層的分析;立面性質則以六大色作立面色系分類及記錄主入口配置位置及數量。近五百年的殖民時期,Madgaon保存古蹟的政策及成果是值得鼓勵,如上圖為保存兩百五十年以上具有文化價值性的七角錐屋頂民居。Madgaon市景街道排列著一棟棟葡式建築,行走在這裡一整天的我,除了明顯的人種差異提醒著這裡是印度,我幾乎都忘了身在何處。

6/16~6/18-Goa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經由INTBAU及IAHH機構協助聯繫,讓我成功會面到Goa college of Architecture的Ashish Rege教授,我們相互討論所謂的「土造地球建築」及細部作法,Ashish教授提到他們的作法是泥漿加上百分之五石灰再加上甘蔗纖維攪拌而成,尤其他們的泥漿作法是「就地取材」的想法。Goa傳統葡萄牙民居的土牆都是使用當地紅土做為材料,而我居住的Goa邦首都Panaji街道上也真的看到許多工地旁散落大量紅土,工人直接從基地內挖掘使用攪拌而成有用的建材。在過去,我只知曉這概念的重要性,但卻未實例見過,更別說看到這概念普化的景象。
在Goa college of Architecture系館外有Ashish教授指導學生實作的土造屋,就地取紅土拌成泥再加石灰及甘蔗混合,每次澆置一尺即壓實,乾燥後再重複同樣的程序直到土牆完成,而後用椰子葉覆蓋作屋頂面的纖維浪板,由十四位大一學生在一個月左右時間完成。正好巧遇參與在土造屋的學生,他們向我分享這實驗性實作的喜悅,真的替他們感到非常開心,因為在台灣建築學校近幾年才開始推廣實作一比一實驗性模型的想法,但大部分教師未必有共同意識,因此學校常以破壞系館美觀為由進行投票來強制拆除,看來台灣教育制度還是需要再走一段遙遠的路。

6/8~6/15-Victoria Terminus

哥德式建築Victoria Terminus為印度第二城市Bombay的重要交通運輸站外,並在聯合國認定下列為世界遺產。在完工的西元一八八八年,Victoria Terminus證實印度在結構與技術上的卓越。在這車站進進出出近十次,它逐漸成為生活的部份,發現建築內部的欄杆、磁磚及雕像等都有裝飾主義的影子,另外有趣的是它不純粹哥德式風格,像是部分立面飾材圖騰隱約含有印度建築之風格。

6/8~6/15-Elephanta Island

離Bombay市區Gateway of India十一公里遠的世界遺產Elephanta Island,面積達十六平方公里,有千餘人靠種植稻米、釣魚及租船維生,島上的考古保存區有七座石窟及四座印度教石雕廟宇,石窟面積涵蓋範圍廣大而壯觀,廟宇石雕雕像各個樣貌栩栩如生,其石作技術令人嘆為觀止。Elephanta Island有小琉球的假像產生,從繁忙吵雜的人群聚集點被船送進安靜的小島上,港口大船小船的,下船聞到烤玉米的味道更是聞到台灣的家鄉味。

6/8~6/15-Bombay City



演講結束後,與Akhtar教授前往Bombay市區作建築健行。Bombay都市的街道情景很明顯地表露貧富生活的差異及問題,規劃好主要道路及商業區,新建築背後卻是黑暗小巷,做了表面卻沒做到裡面。Akhtar教授說歷史的演變只要在十字路口轉一圈的拍照,就足夠來分析探討Bombay的在地問題。另一衝突的景象是一條河切割著新興都市及窮困貧戶,而政府這時做的解套是以多層樓公寓建築來疏散貧戶, Akhtar教授說:「這很可笑吧!」。Bombay生活空間不足以致房價逐年增漲的情形,感覺買不起房子的人都住進旅館,旅館裡住的不是來休息度假的人,而是隔天要上班的人,因而旅館房價很高,卻仍是供不應求,這也可以算是奇象之一。 Bombay各建築學校對於都市裡貧戶與新建築相互滲透的情形做很多研究及努力,尤其特舉Slum大型貧戶聚落的生活衛生問題更是嚴重。不管JJ、Kala或Rizvi都很注重這相同問題,似乎都因為政府政策與期望背道相馳而感到灰心。學校單位,卻只能作為旁觀者的角度作理論討論跟工作營,知道這些是需要急切解決的問題,但實質行動的成效幾乎很微渺,也感到很無力。

6/8~6/15-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umane Habitat及Rizv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umane Habitat(以下簡稱IAHH)為印度建築教育的重要機構,每年針對人類居住議題舉辦國際會議討論會及民居設計學生國際競圖,已相當受到國際注目,像是今年的學生競圖第二名是中國廣東的重建案設計。IAHH機構位於Rizv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學校裡,它是由學校協助成立,所以IAHH的實踐偏於理論討論。然而,Rizv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是一所成立才十五年的新學校,卻已在印度學生競賽拿下數個獎牌,我想這與他們的教育方針有極大關係。這次會面對象為IAHH創辦人及Rizv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系主任的Akhtar ChauHan教授,Akhtar教授得知我前來交流的議題,他相當有興趣並盛情邀請我到學校演講。 因此,西元二零零八年六月十二日印度時間早上十點,我開始生平第一次的演講。門一打開即看到演講會場的演講台、單槍、布幕及滿座學生,然後像是有隱形的紅地毯慢慢前移,接著學生開始一陣鼓掌,也沒太多時間緊張,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演講,「Hello! Everybody!.......」。簡報結束後,教授學生們相繼提出想法及意見討論,而他們的問題也相當有趣。討論政府在這樣的合作社型態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現況政府在合作社組成時並無實質的協助,反而處於輔導的角度安排課程訓練人員,經濟上若給予低稅收及低利貸款的政策,將可促進合作社的組成。另一則是建材竹子在台灣及中國的適用範圍,台灣及大陸其實都有豐富的竹材,而台灣近年來環保意識興起開始重新使用 及研發。竹子有樓板、牆體及屋頂的多樣作法,在印度可以參考實例在西印Kutchch傳統民居Banni House牆體,不過細節上與台灣不盡相同。

6/8~6/15-Sir J J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Sir J J College of architecture是印度建築學校歷史最悠久的學校,正因為如此奠定它豐厚的教育體制,也成為印度建築教育最熱門的學院。與系主任 Rajan Lakule會面後,他提出一個很值得思考的論點,合作社型態似乎只適用於傳統農業鄉村裡解決勞力過剩的問題,在孟買參雜存在的貧民戶的商業都市,這樣的方式使不上力,的確是問題所在。交流過程中,系主任 Rajan Lakule不時提出疑問,這是一個相當有互動性的討論。

6/8~6/15-Kamla Raheja Vidyanidhi 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開始我的孟買建築教育交流之旅第一站Kamla Raheja Vidyanidhi 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原安排會面的教授Aneerudha Paul臨時有事,交由講師Rohan帶領我認識這學校單位,由於學校成立僅十五年,他們不同於一般學術教育單位,他們從基金會的型態轉為私人教育機構,因此他們著重於實務方面。講師Rohan相當有興趣永續建築的概念,希望將把學生送來台灣觀摩。另外,他向我特別推薦校內研究員向我介紹目前學校專案的內容,特別說到孟買存在已久的貧戶與都市問題是他們多年來討論的重點。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6/6~6/7-Mill Owners’ Association

Mill Owners’ Association全名為Ahmedabad Textile MillOwners’ Association,當地簡稱ATMA。ATMA為Le Corbusier建築師西元一九五四年設計,在建築正立面的各樓層有兩米多寬的混凝土牆板,依據太陽日落西曬方位,自身作為大型遮陽板,而在我親身體驗下,確實有達到其效果。此建築另一大特色就是樓層直通的樓梯及斜坡配置於建築體中間,像是一樓通往二樓主入口的緩坡長達二十多米,而Le Corbusier在這坡梯的細部作法也相當特別。

5/27~6/5-Khatri Family

經當地機構推薦在Bhuj City的Khatri家族有保存完善的文化產業,除了Khatri家族的年長母親去年榮獲Tie and Dye手工藝冠軍,另外就是他們保留著傳統染法。兒子Mustaq向我說明Kutchch特殊產業Tie and Dye的製作過程後,再特別介紹自然染法。自工業時代的來臨,化學染劑的普遍,自然染法可以說是已經近乎消失,Mustaq也向我說明自然染法的製作過程,知曉自然染的程序過於繁雜,實在要在現在工商社會的背景下推動,僅有個人的力量實在無力。而後向他交流客家藍染花布,同樣也為自然染料而成,Mustaq見到花布充滿喜悅,希望這條客家花布可以替他加油打氣。

5/27~6/5-Khamir Craft Resource Centre

特別參訪Khamir Craft Resource Centre、Kala Raksha Trust及Kutch Mahila Vikas Sangathan三機構並討論文化產業保存的問題,其中舉Khamir Craft Resource Centre為例,這個機構是三個中最完善一個。中心設立圖書館保存手工藝品的文物及記載書籍,展示場有供一般外地民眾了解的靜態資訊,另有動態的工作區,現場實作織布車及製作皮革產品的師傅。產業推動上,他們收集數十個部落的手工藝經由管道售出,為了創新產業並每年舉辦國際工作營,招募在地及國外設計師,相互交流,並與部落工作者做設計及技術上的指導。產品的創新讓產業多元化外,並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更提升部落的經濟進步及產業發展。
這讓我想到去年我參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居民討論會時,有位從事文化產業的女性,他提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可以有藝術村的進駐概念,我很認同藝術村的成立,不僅對從事文化產業的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場所,也會供給當地居民聚集及外地人相互學習的好地方。而文化產業發展如此龐大的另一原因則是大環境的推動及認同,印度著名品牌公司會收購基金會的產品作為產品行銷的最好保證,反之,台灣在文化產業推動上常常感到十分無力,雖然這似乎太過於商業取向來推斷這現象,但是也呈現社會大眾對文化價值的反應。
在與機構交流的過程中,我帶了客家藍染花布及播放客家山歌讓他們初步認識客家文化,他們十分讚賞客家藍染的技巧及美感,對客家山歌更是沉醉其中,直問還有沒有下一首,可見他們對客家文化感到十分喜愛。

5/27~6/5-Vondh

Vondh:Kutchch重建案裡相當著名的案子就在Vondh,原為荒蕪的土地上建蓋幾百戶的大型重建案,因政策制度與人民需求不合的問題,現在成了著名的空城。


5/27~6/5-Dhamadka

Dhamadka:參訪當地社區發展機構,在地震災後重建時期,他們試圖研發快速的造房方式以解決重建前期的居住問題,並且訓練受災戶一同加入重建的行列,而Hunnar Shaala Foundation所提供「動手自蓋房」手冊讓居民可以有自建及自管理的能力。社區發展機構的人員提到目前他們最大的任務就重建後的發展,他們安排相當多的技藝課程供給當地人學習,一方面增進個人技能進而發展社區經濟,另一方面也可推 進社區和睦關係。

5/27~6/5-Hast Kala Nagar

Hast Kala Nagar:Kutchch東部的重建案大都非為傳統民居Banni House,Hast Kala Nagar正是此例。雖無傳統民居的生活型態,但他們仍保留大量共同生活空間的庭院,巷弄則為棋盤式的分割。Hast Kala Nagar部落擅長染布產業,整個部落像是小型的染布工廠,有染布灶、壓印圖騰工坊、曬布場及展示室等工作空間在部落裡,這也是產業保存完整的重要原因,而後與其他部落相互貿易供應部落經濟來源,也促進部落間的發展。

5/27~6/5-Sarjor Nagar

Sarjor Nagar:Sarjor Nagar與Khavda的建築較為相似,目前計有二十多戶現居於此,當地有皮革工作坊供給當地居民工作機會,當地也人向我們細說當時重建的過程,並提出現在面臨人口向外流失的問題。

5/27~6/5-Bhivendiara

Bhivendiara:Bhivendiara部落原有的Bhunga與斜屋頂的次房自然圍塑出公共空間,而各區間抬高以劃分區域性,也間接形成道路系統。Bhivendiara仍保存手工縫紉及土灶製作傳統產業,此為現在社區人民主要的經濟來源。

5/27~6/5-Khavda

Khavda:Khavda為Kutchch最北方的部落距城市Bhuj有九十公里之遠。不同於Gandhi-Nu-Gam的Bhunga,它呈六角錐狀的瓦材屋頂,社區配置仍源於傳統居屋的概念,每家的孩子從家屋走出聚集在中間小廣場玩出千百種的遊戲,婦女在旁的小涼棚下煮奶茶跟烤絣,聊天聲和嬉笑聲充斥在這社區每個角落。

5/27~6/5-Gandhi-Nu-Gam

Ludiya的Gandhi-Nu-Gam:此為Vastu Shilpa Foundation協助Kutchch十六村落重建中最著名的案例,它完工於地震當年西元二零零一年,Kutchch仍保存著印度著名傳統民居Banni House,當地又稱之名為「Bhunga」,因而Vastu Shilpa Foundation協助此地方重建時特別保留Banni House傳統民居的生活型態。建築設計上仍保存Banni House的建築型態及社區配置概念,建築構造則依循Banni House傳統構法並運用當地材料,例如運用竹子及茅草製作屋頂結構及覆蓋層、混合稻穀與粘土完成牆所需的土磚(4” by 8” by 12”)等,創新的構法建造出最具地域性的風土建築,也應合傳統文化的需求。災後至今也已七年多,Gandhi-Nu-Gam維持傳統產業以供生活家計,女性擅長手工藝,男性則擅長木工雕刻,在部落裡可以看到每一戶都有女性在家縫製的情景,村子呈現和樂氣氛。

5/27~6/5-G.T.D.C


G.T.D.C:為目前Hunnar Shaala Foundation仍在施工中的案子,聽駐地人員大致解釋目前施工狀況,此規劃案對象是上百戶的受災居民,而這規劃案除了Hunnar Shaala Foundation主導外,政府也規劃了一塊區塊在其中,有別於政府制式的個體戶平面配置,他們特別強調共同生活空間的公共空間層級,從個人戶的庭院到戶共享的生活交流空間,實際走訪家庭庭院空間雖不大,但對已進入生活的家庭看來是滿足的。完工的G.T.D.C已有部分居民生活在這,有了家的他們開始啟動正常的生活,有人仍做最擅長的手工縫紉餬口飯吃,有的則開始發揮自己所長裝修自己的新房及佈置庭院。走訪時,不時會聽到這家放廣播,另一家子就奔跑進去開始大家一同唱和的情景。
在G.T.D.C重建案的同一條路上,我看見近百戶居民住在鐵皮屋內,我問Mahavir他們是在等待G.T.D.C完工嗎?Mahavir說不是,那就是他們災後重建完成的「家」。看著高達四十度的大熱天,大家還紛紛走出他們的「家」在外面聊天玩耍,只因為他們的「家」更熱。所謂「家有遮陽擋雨之用」,在這卻是諷刺的。

5/27~6/5-Hunnar Shaala Foundation

Hunnar Shaala Foundation是Kutchch當地建築基金會,許多像印度著名的CEPT Campus、Vastu Shilpa Foundation及Auroville Earth Institute等學術單位及組織進入Kutchch災區重建,都經由當地Hunnar Shaala Foundation從旁協助配合及推行。這次拜訪對象是基金會管理人Mahavir,他提到印度史上有記載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大量使用竹子及茅草材料,尤其在傳統文化與建築保存相當完整的Kutchch可以見得,而這次地震災後的部分重建案也是沿用古法加以創新。所以他對現代建築材料上使用竹編夾泥牆做法感到非常興奮,包括他們的工作處所也是實驗典例之一。交流之後,管理人Mahavir熱情帶領我去看一些已完成及施工中的重建案子。

5/27~6/5-Bhuj City

二零零一年大地震造成西印兩萬多人喪生及百萬人失去家園的悲慟事件,尤以Kutchch最為嚴重。初次來到Kutchch城市Bhuj仍見許多房屋倒損,碎石瓦礫處處可見,可是人民心情卻不像市景如此低迷。Bhuj城市當地居民可侃侃而談當時地震的情形,據說當時百分之八十房屋傾倒,而目前部分居民仍在原地重建,原因於不願離開家族土地或被判定半倒沒錢購買土地等,其餘居民則搬離原處在新城市區重建生活。在台灣發生九二一地震時,有人說「地震像是重新洗牌生活」, Bhuj城市居民的生活好像如此,新城市區的建築與街景有別於舊城市的熱情可愛,不同的建築型態也改變了生活方式。另一隱憂的事,新都市離舊都市災區不到十公里遠,仍在地震區帶上,這樣的重建似乎只是給他們多選擇一次生活的居 所,並無解決安全問題。

5/20~5/26-Prathama Blood Center

Prathama Blood Center為Matharoo Associaties西元二千年所設計,這個設計案足以證明Ahmedabad城市在受到Le Corbusier及Louis Kahn兩位現代建築大師影響下,現代主義在印度的重要性。Matharoo Associaties在這案例完整呈現建築主要結構材料的混凝土特性,設計簡單的建築量體,卻包羅血液中心專業功能上的需求,是近年來相當注目的一個案例。

5/20~5/26-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當地簡稱IIM,為美國著名建築師Louis Kahn建築師設計於西元一九七四年完工。IIM是個供給特殊人群需求的社區型機構,建築體間有相同面積的綠地相鄰,建築群體再向外則有大型的社區廣場及運動操場,全區佔地面積廣大。Louis Kahn在這個案子表現出砌體磚材的結構性質,例如二樓以上的窗戶外牆開口,開口上方的弓型拱受混凝土在兩端點固定。

5/20~5/26-Sanskar Kendra Museum

Sanskar Kendra Museum現在更名為Ahmedabad City Museum,同為Le Corbusier建築師西元一九五四年設計。一樓平面配置百分之七十面積為開放空間,其餘為一樓展示室及通往二樓的斜坡,建築量體中為一個挑空的庭院,庭院中間為一個浪型的水池。而實際走進二樓的展示館,自然採光的展場設計細部相當值得學習。

5/20~5/26-Faculty of Architecture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Technology University (CEPT)

CEPT Campus是西印最著名的學校,在全印度建築教育界占了重要的教育地位,更是在二零零一年大地震時,它為最重要協助重建的學術單位。今年二月CEPT Campus舉辦的「第四屆在地民居國際討論會」,會議參與人員來自全世界二十多國家的教育組織,可見此學校的國際性,其中也有台灣成功大學研究生團隊參與,提出台灣經典民居蘭嶼民居為例,十分引以為榮。在這裡拜訪是一位非常熱情的Chayya教授,他對客家竹編夾泥牆非常感到非常興趣,分享著他們嘗試竹編夾泥牆泥漿的成分比例,也提到竹編作法與台灣近似,甚至幾乎一樣。他建議我前往Kutchch時,可以去看其他案例及參訪當地機構。
CEPT Campus的教育體制蠻值得台灣省思的,他們推動教育國際化的刺激,使學生建立著不同的國際觀。我與學校裡四五位學生交談相處,發現他們在乎的不是如何完成學校的課業而苦惱,反而從容應對,倒是對未來建築發展的定向感到茫然。
其中一位學生Arijit問到:「怎麼會想到來印度?」
我說:「想尋找建築的本質。」
「那你找到了嗎?」
「還沒。」
學生說:「你是對的!」
看著這群學生思考的模樣,聽著他們的對話,讓我想到在大學時期常會以完整度來評論你的努力,因此大學生活都是在熬夜趕作業下一天天渡過,其實腦袋清楚點的人都知道這並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卻沒人發聲跟改革。CEPT Campus讓我感覺得世界教育在進步著,那台灣呢?

5/20~5/26-Vastu Shilpa Foundation交流

參訪印度當地著名的建築組織基金會Vastu Shilpa Foundation,它與Vastu Shilpa Consultants同屬Sangath機構之一,由建築師Roopa帶領我認識Sangath機構的運作及規劃,並解釋到Vastu Shilpa Foundatio與Vastu Shilpa Consultants相互合作的關係,他們的方向偏向都市、建築及社區規劃。Roopa向我解釋到此機構Sangath的節能設計,拱形屋頂使熱空氣對流在內,另外部分建築空間埋於地下有自然土恆溫之作用。而後分享著他們最近的新案子,大部分為文教機構及都市規劃案,而重建建築案都已完工了。由於他們長期有相關工程單位及科技公司的配合,他們在材料及構法研究有專業的指導及資助,因此可將他們的理念落實,也在重建Kutchch十六村落時更有推廣普化之效。

5/13~5/19-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Traditional Building Architecture & Urbanism (INTBAU)

前往參訪國際基金會INTBAU的印度分會,INTBAU基金會著重於傳統建築及都市規劃等論點,如何保存維護傳統文化及促進都市發展等議題是他們一直以來研究的焦點,而近年來則對世界注目的Sustainable Construction(永續建築)議題感到十分興趣。以學術研究為主的INTBAU基金會,在機構運作上可以以專案向政府請款補助,另外它屬國際組織的分會,擁有國際總會分派資源的方式,讓分會在印度成立順利。 在簡述台灣重建及永續建築的案例後,Deependra教授提出他們也曾經嘗試這樣的構法,但發展得並不成熟,因此他很好奇構法及材料的細節,例如如何與地面相接及柱與樑的接法等。而後,Deependra教授分享他們過去以來的案子,其中有趣的是,他提到最近斯里蘭卡將準備蓋一個學校,向我分享他們的新設計概念,如何增加通風以降低建築耗能。平面上,一個大樹的中庭包圍三座教室量體,周遭再種植大量綠樹;剖面上,而我看到很熟悉的圖像,這與客家傳統菸樓的剖面幾乎一樣,我想如果Deependra教授實地看過美濃客家文物館,應該會產出更不同的火花。在相互交流刺激下,我們都有對於現今世界建築的發展有些看法,相同的是,我們都朝向永續建築的思維發展,作法作為會因所在地而有所不同。這次探訪的延續是直到現在我們仍 密切以信件聯繫,分享最新的建築案例等。

5/11,5/12-Manali高山區建築

印度建築史的最早記載是距今五千年前有村落成立的開始,而有證據性的證明是在西元前兩千年左右,石材及木材為當時主要建材的大世代。位於海拔兩千公尺高山區的Manali,在一九六零年前僅有老舊的石構造房、木構造房舍及廟宇,而後產業及觀光業的發達,開始興建非當地建材混凝土的房舍及旅館,一陣時期過去,當地居民仍沿用當地材料石、木材建房,但革新傳統古老建房的方式。現在在Manali所見的石材屋建造方式是使用大塊石塊作為基礎,而基礎依使用空間的不同來作劃分,再用常見斷面尺寸二十、二十、四十公分單元石材作主結構,疊砌至屋頂山牆頂部,完成屋頂木桁樑結構再鋪上頁岩石片。而木構造房舍則是以木柱、木樑用交錯相疊或鐵件銜接等方式構成,牆體以石版或夯土填塞,常見的木材尺寸斷面為6” by 6”。Manali有著豐富的當地建築特色,精彩到無法一一詳細說明,確實讓我對材料使用有突破的見解。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5/8~5/10-Chandigarh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進入位於十二區的Chandigarh college of architecture建築學校參觀,在Le Corbusier都市規劃的影響下,學校建築也盡是現代主義的產物,大到建築量體,小到窗戶細部無不受Le Corbusier的影響。Chandigarh college of architecture學校教育觀念有別於台灣,學生自主性的舉行每週五的建築討論會並且邀請老師指導,除了有台灣常見的設計討論,還有針對最近雜誌刊物及書籍作主題性的討論及分享。在分工參與的機制下,不但刺激學生求知的動力,也提生學生對討論會的參與感,通常週五傍晚應是在迫不及待回家休息,但討論會仍聚集很多學生。 討論的著手點從傳統建築空間切入,如何轉化成這樣的設計,特別花很多時間學生相互討論水系統及通風問題,這是讓我很吃驚的地方。因為現下潮流的追求建築型式,而有「建築師是大型藝術雕塑家」之說法,而印度學生的作品在既有水準的設計美感下,同時兼顧環境控制的問題,我想這是台灣建築教育及建築觀念最缺乏的面向。


5/8~5/10-Chandigarh City

自印度一九四七年獨立後,現代主義著名的法國建築師Le Corbusier受聘到印度Chandigarh實現他的都市規劃理念,這個離印度首度Dehli三百多公里的新興都市原為遼闊的沙漠平原,在一九五一年Le Corbusier開始都市總體規劃後,呈現著不同的新興都市樣貌。
棋盤式的主要道路將佔地七十平方公里的Chandigarh城市劃分為四十七區,每區長寬各約為十二米及八米,再注入有機體人體的概念規劃。象徵人體大腦的主要行政中心及機構為第一區,地勢也為最高,象徵心臟中心主軸的商業區為九、十七、二十二區等,另外則有左手的教育區、右手的工業區、肌肉的建築體、肺臟的綠地、血管神經的程式整體給排水電力系統及骨架的道路系統等象徵。Chandigarh建築博物館的展示內容大部分在說明Le Corbusier對此城市的設計過程,特別因給排水系統修改數次。另外,七種不同等級的道路系統概念實在值得學習,可從博物館展示中看到他手繪不同寬度道路裡,綠地、人行道及自行車道間的相互關係。

5/4~5/7- Varanasi河域性民居建築及宗教聚集河壇

Varanasi為印度教之聖城,據說對印度教教徒而言,一生必來之地。Varanasi城市位於三河之交口,依傍在恆河旁的二十多個河壇有各自的命名及宗教意義,河壇亦有沐浴、洗衣、火葬、祈禱儀式之分別,在此特以觀察著名Dasashwamedh Ghat及Manikarnika Ghat。
Dasashwamedh Ghat為祈禱儀式之河壇,每晚八點(據說時間依季節不同,主要為日落時分)開始為印度教信徒作Puja祈福儀式,有著大階梯的觀典空間,再向河的方向是儀式空間的廣場,再來則佈滿船隻的恆河。Puja祈福儀式有別於在街道常聽到的誦念方式,伴著鈴聲一步步進入儀式各階段,它讓人感到平靜,心情也沉澱下來。
Manikarnika Ghat為火葬場之河壇,走在河壇旁的狹小街道裡,常不時聽到鈴聲接著有人叫喝後,兩人抬著一具包裹著黃布的往生者從旁而過前往Manikarnika Ghat。對印度教教徒而言,能在Varanasi火化後將骨灰灑入恆河是他們生命最終的願望,而我正好住在Manikarnika Ghat附近的旅舍,不時可見火葬儀式,僅能肅然面對。
Varanasi恆河西岸邊的河域民居建築座向均朝東向,即是日出方向,空間層級以不同形式的階梯來區分,舉常見的例子說明,大斜坡梯為第一道親水的空間,再來平台轉換,有斜度的階梯向上深入民居,接著垂直水平的錯綜形成河壇旁的狹小巷景。而恆河西岸則遼廣的沙漠上,有簡易的竹竿及麻布搭起的換衣間及臨時店鋪,使得恆河兩河岸呈現極大差異的景觀。
緊鄰著河壇的Chowk舊城區為主要店舖所地,相較於河壇旁小市集的街景,Chowk舊城區因地勢已趨為平坦而顯得寬廣太多,兩街道旁 雖佈滿商家的廣告布幕,但仍遮不住保存完善的建築立面。從主要道路進入小巷的店鋪,若無直通的狹小巷子底端都會有大庭院的空間,相當有趣。

5/3-Agra Fort

在Agra另一著名蒙兀兒帝國時期遺產則是以防禦功能為主的Agra Fort,完工於西元一五七三年。最外層為三十多米高紅砂岩城牆為第一道防護,進入大門仍有第二道城牆及長廊的防禦,讓人感覺氣勢磅礡。Agra Fort內各有零星大理石的功能性建築體,建築體與建築體間以花園步道相互連接,其占地面積廣大的配置概念,值得學習探討。

5/3-Taj Mahal

印度最盛名的建築Taj Mahal,建築主體使用大理石來突顯其純淨,加上牆體精雕細琢的刻工,因而Taj Mahal有「完美建築」之美稱。因招募多國參與此工程,圖樣有各自風格之美感,長達二十多年的建造,Taj Mahal完工於蒙兀兒帝國時期西元一六五四年。除了建物外,值得學習全區的規劃觀念,門、門廳、庭院、大花園、清真寺到陵墓建築主體的層級 關係,在佔地十七萬平方公尺地區域工整劃分四區塊及四面向,紙上談兵不如親自來一趟體驗其奧妙。

5/2-Qutab Minar

有著印度早期伊斯蘭教統治勝利象徵意味的Qutab Minar,它高達七十二米高,底層為直徑十四米寬,塔本身大部分使用紅砂岩材料建造,而頂部部分搭配大理石使用,建造始於西元一一九三年。除了高塔以外,週遭的建築量體都有精製的雕刻,參訪同時巧遇到印度國小戶外教學,小學生們用鉛筆及紙細心地轉印將柱及牆上的雕刻,十分有趣。

5/1,5/2-初識印度

第一天到達印度以電話告知駐印度代表處賴維中先生已到達印度首都 Delhi,隔日並親自前往駐印度代表處相會大使夏立言先生(現外交次長)、賴先生及秘書張先生,並相互留下二十四小時得以通訊的手機電話,以便緊急事故方便聯繫。在與夏先生交流現今台灣重建概況,本對建築有相當興趣的夏先生,非常認真討論其問題,而後,他也向我分享先前建立駐紐約辦事處的事蹟。另外,特別感謝駐印度代表處張先生及賴先生生活上的協助及指導,讓我在爆炸案紛擾不斷的印度能安然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