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anasi為印度教之聖城,據說對印度教教徒而言,一生必來之地。Varanasi城市位於三河之交口,依傍在恆河旁的二十多個河壇有各自的命名及宗教意義,河壇亦有沐浴、洗衣、火葬、祈禱儀式之分別,在此特以觀察著名Dasashwamedh Ghat及Manikarnika Ghat。
Dasashwamedh Ghat為祈禱儀式之河壇,每晚八點(據說時間依季節不同,主要為日落時分)開始為印度教信徒作Puja祈福儀式,有著大階梯的觀典空間,再向河的方向是儀式空間的廣場,再來則佈滿船隻的恆河。Puja祈福儀式有別於在街道常聽到的誦念方式,伴著鈴聲一步步進入儀式各階段,它讓人感到平靜,心情也沉澱下來。
Manikarnika Ghat為火葬場之河壇,走在河壇旁的狹小街道裡,常不時聽到鈴聲接著有人叫喝後,兩人抬著一具包裹著黃布的往生者從旁而過前往Manikarnika Ghat。對印度教教徒而言,能在Varanasi火化後將骨灰灑入恆河是他們生命最終的願望,而我正好住在Manikarnika Ghat附近的旅舍,不時可見火葬儀式,僅能肅然面對。
Varanasi恆河西岸邊的河域民居建築座向均朝東向,即是日出方向,空間層級以不同形式的階梯來區分,舉常見的例子說明,大斜坡梯為第一道親水的空間,再來平台轉換,有斜度的階梯向上深入民居,接著垂直水平的錯綜形成河壇旁的狹小巷景。而恆河西岸則遼廣的沙漠上,有簡易的竹竿及麻布搭起的換衣間及臨時店鋪,使得恆河兩河岸呈現極大差異的景觀。
緊鄰著河壇的Chowk舊城區為主要店舖所地,相較於河壇旁小市集的街景,Chowk舊城區因地勢已趨為平坦而顯得寬廣太多,兩街道旁 雖佈滿商家的廣告布幕,但仍遮不住保存完善的建築立面。從主要道路進入小巷的店鋪,若無直通的狹小巷子底端都會有大庭院的空間,相當有趣。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